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明末:重造大顺天在线阅读 - 第252章 史可法的坚持

第252章 史可法的坚持

    金陵。

    来自革新军的讨伐檄文已经随着其前锋的马蹄被传到金陵,雪白的纸张上的一字一句,却如同一柄柄重锤击打在大明金陵官员们的胸口处,所有人的脸色也变得如同纸张一样雪白。

    金陵虽然在大明初期是帝国的都城,可是随着靖难之变后,朱棣正式迁都京城,将金陵作为陪读留了下来,同时也将六部、都察院等一整套机构留了下来,相当于做了一个备份处理。

    但问题是,皇帝以及内阁等决策层都在京城,也就使得京城的六部和都察院衙门才是真正的实权衙门,而留在金陵的一套机构则多为虚衔,公务清闲,甚至沦为了被党争斗下的官员发落地,通常被称之为‘吏隐’。

    当然,凡事都有个例外,偌大的陪都所需要负责的事物千千万万,总也有几个实权人物,就比如大明朝金陵参赞机务兵部尚书、金陵守备太监和金陵军务勋臣。

    金陵兵部尚书堪称是金陵六部衙门里唯一的实权职务,因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,且掌管着南直隶一带军队的检阅、操练、后勤管理等工作,此外还有军卫的武职各项事务,只是金陵兵部想要调动南直隶兵马作战,就必须要跟金陵守备太监以及金陵军务勋臣商量,只有三人同意的情况下,才能调动南直隶的兵马,否则就会被视为谋反。

    说起来大明的这一套制度也算得上精良,像金陵守备太监便是皇帝放在金陵的‘亲臣’,通常也是京城之外最重要的内官,且掌管着金陵二十四内监衙门,算得上位高权重。

    在这三人当中,还有一个就是金陵军务勋臣,通常代表着勋贵大臣,只是相对而言权力算得上是最小的。

    面对着革新军的大举进攻,这三位首脑人物自然是焦虑不安,整日聚在一起商议事情,而眼下金陵兵部尚书正是史可法,金陵守备太监是韩赞周,提督金陵军务勋臣则是忻城伯赵之龙。

    严格来说,这三人都算得上有一定的背景,但是背景都不算顶尖的那种。

    史可法出身贫寒,不过其恩师是东林大佬左光斗,后来左光斗虽然死在了监狱里,但是史可法却并没有受到牵连,且在崇祯一朝得到了东林党的全力支持,后来又镇压了民变,一路立功才升到了金陵兵部的高位。

    至于金陵守备太监韩赞周,早些年间出身内官监,后来在崇祯年间出任过监军,得到了崇祯的赏识,这才做到了金陵守备太监的地步,他的背景实际上就是崇祯,只是韩赞周长期待在金陵,在崇祯心中的地位也渐渐没有那么高了。

    忻城伯赵之龙与前面两位截然不同,他算得上金陵的坐地虎,其祖先本是永乐功臣,被封为了忻城伯,一路传到了赵之龙的身上,但是终究说起来只是一个伯而已,与金陵城中的勋贵集团们比起来却远远不是个。

    因此,三人这几日的商谈过程中,史可法情绪最为激昂,也提出了许多想法,可是却都被守备太监韩赞周不动声色的化解了,至于忻城伯赵之龙则偏向于沉默寡言,又仿佛是在看史可法的笑话。

    摆在三人面前的问题主要还是钱粮、兵丁这些东西,可就是很难真正解决。

    史可法认为,眼下要守金陵,需要征集钱粮,调动青壮,必须要发动所有的力量,才能在革新军的兵锋下守住金陵。

    因此,史可法的第一个矛头实际上就对向了金陵城中的利益阶层,说白了就是这些盘根错节的勋贵集体以及士绅群体,很显然像这样激烈的态度不仅不会得到赵之龙的同意,甚至连韩赞周都不赞同。

    在韩赞周看来,守住金陵的前提,必须要拉拢金陵城内的利益阶层,否则根本无法成事,对他们也只能来软的,不能来硬的。

    因此,事情走到了这一步,也就彻底陷入了僵局。

    史可法望着韩赞周和赵之龙,内心焦急万分,他感叹道:“咱们在这里已经议了好几天了,可是到如今也没有个办法,我提出建议,你们不同意,可是我又问你们主意,你们又说事情也不知道能不能这么办,也不知道该怎么办,可是咱们在这里磨蹭一天,革新军的大军也会前进一天,真等到了兵临城下之际,咱们还来得及吗?”

    韩赞周微微叹了一口气,沉声道:“史兵部,你要明白,金陵是朝廷的金陵,你也只是朝廷的命官,没有陛下的命令,咱家怕是没办法跟你一起胡闹。”

    赵之龙也帮腔:“宪之兄,眼下太平府这么快被攻下,真正该负责的可不是你我这些人,凤阳总督高斗光他人呢?”

    提到高斗光,史可法也气不打一处来,眼下南直隶的官兵看似还有几万人,可是大多数都没什么战斗力,原本他还指望着高斗光能多坚守一些时间,也好让他将这几万人重新整顿下,却没想到高斗光直接食言而肥,这么早就跑了。

    见二人都不同意自己的想法,史可法也只好拿出了一本奏章,道:“既然你们不愿意出头,那就让我一个人上书好了,要杀头也只杀我史可法一人。”

    韩赞周看了眼史可法,又看了一眼赵之龙,才叹息道:“史兵部,你可不能将自己的路给走绝了啊........”

    史可法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怒意,当即拂袖而去,只是在临走前留下了一句话。

    “我史可法死不足惜,可倘若大明朝都将路走绝了,将来只怕天下都会动荡了........”

    江湖烟雨秀的明末:重造大顺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