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明末:重造大顺天在线阅读 - 第278章 南橘北枳

第278章 南橘北枳

    在古典封建社会时期,有一个典型的特征便是皇权不下乡。

    一个县衙的官员数量通常都是寥寥数人,想要依靠他们去治理一个几万人口的县并不现实,大明的权威也无法进一步深入到基层,因此就必须要通过本地的乡绅以及小吏来填补这部分真空,于是士绅们一方面被朝廷利用控制基层,另一方面也作为乡土大族利益的代表者,与朝廷进行隐形的抗衡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远离大明中枢的江南,这一特征体现得尤其明显,此地属于大明朝的的经济重心所在,赋税沉重,势必会受到朝廷的高度关注,但又因为科举兴盛的缘故,使得江南本地士绅力量极为强大,在朝廷内外同样构筑了一层保护网一般的角色,他们与朝廷发生矛盾和斗争已经不再罕见。

    当然,这也是李晟能够顺利拿下金陵的重要原因,他们不愿意为了大明朝去跟李晟拼个你死我活,但同时也不会为了李晟去对抗朝廷。

    王政等人便是如此,他们作为士绅豪强,对于治下百姓的控制极为严密,自然有着与李晟谈判的底气。

    李晟不由得在心中苦笑,这也算得上是江南士绅对他的认可,倘若没有认可的情况下,只怕连这样的谈判都不会有。

    在原本的历史上,大明朝对于江南士绅的治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,当地的这些士绅阶层威权赫奕,凡是有人中了科举之后,立刻便有报录人手持短棍,从门打入厅堂,窗户尽毁,被称之为‘改换门庭’,因为马上就会有本地的士绅大户派遣工匠跟着一路重新修整建筑,并且马上会互相通好,招为女婿,以及收下作为门生,甚至还会给千金相赠,对这些中举的士子们进行大肆投资,其目的就是为了构筑一层保护网。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

    当年以右佥都御史身份巡抚应天十府的海瑞,就因为对江南士绅下手,大力清退江南豪强兼并百姓的土地,甚至对徐家都不客气,为政过于刚猛,最终导致明升暗降,被江南士绅联合朝廷内部的一些势力,将其挤出了权力中心。

    万历二十二年发生的董范之变,更是充分揭露了江南士绅的本质。

    董范之变并不复杂,但是意义深远,其中的董指的是浙江湖州董家,其代表人物就是礼部尚书董份,范则指的是当时的状元范应期,当时董范两家里居不法、广占田产,恶贯满盈,后来时监察御史彭应参出巡湖州,被上千人拦在路上告状,由于彭应参为官清廉,他迅速责成当地知县张应望秉公查办,而张应望不惧强权,将抓捕范应期及其子范汝讷等人,后来范状元自杀,其妻子前往京城告御状,最终导致彭应参削职为民,张应望则被流放。

    表面看,这是一个芝麻官审状元的故事,可是一旦看到董家背后的发家历史,就可以看出江南士绅的发展路线,他们以科举入仕,一代代培养出进入仕途的人才,最终在董份这一代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,也使得董家成为江浙一带屈指可数的豪势之家。

    除了王家、董家、沈家、钱家这些江南大族以外,其他的家族也几乎都是这样的一条成熟可复制路线。

    在这种环境下,王政他们自然不愿意将身家性命压在李晟的身上,他们根本没有冒险的必要。

    最终,直到清朝官绅一体纳粮制度,再加上摊丁入亩制度的实现,使得投献亦失去其作用,也导致这些名门大族渐渐失去了其本身的荣光,逐渐成为相对单纯的科举世家以及文化世家。

    李晟自然是希望能够达成这样的效果,但是他也明白一个道理,饭要一口一口吃,事情也要一步一步做。

    他望向了众人,眯起了眼睛,沉声道:“相信你们应该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,当初现在襄阳建政之际,一些政策也将会在江南实行,包括官绅一体纳粮、摊丁入亩以及阶梯制征税,你们可有耳闻?”

    王政不由得脸色一变,他知道今天这一关不好过,可是也没想到李晟竟然这么光棍,上来就把大杀器拿了出来,这三项政策不要说都实施,哪怕实施其中的一条,都会让风光无限的江南士绅大族们肉疼不已。

    “大都督,各地自有各地风土人情,所谓南橘北枳,便是这个道理.......”

    李晟摆了摆手,打断了正在艰难诉说的王政,微笑道:“本督虽然是一个只会行军打仗的粗人,可是也明白一些道理,南橘北枳总要先试试才知道,能不能成总要试过才行。”

    王政的脸色瞬间难看了许多,他脸上泛起几分苦涩,道:“难道大都督真的不顾江南绅民之心吗?”

    李晟此时对王政已经没有了耐心,他脸色变得凝重起来,道:“本督已经决定不金陵称王,就算彻底打烂金陵,该做的事情也一定要去做,你们既然不愿意合作,那么就请吧。”

    王政微微叹了一口气,他朝着李晟最后行了一个礼,随即便转身离去,其他的江南士绅们看了一眼李晟,同样行完礼节后便转身离开了。

    这一次的会晤,对于李晟和江南士绅们而言,都不能算做多么愉快,可是双方也展露出了自己的决心。

    面对不愿意配合的江南士绅,张鼐率先跳出来,抱拳道:“大都督,还是让末将带兵去抄了他们吧!”

    “不。”

    李晟摇头道:“光是抄家可不够,他们的资产压根就不在这里。”江湖烟雨秀的明末:重造大顺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