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炮灰打脸指南[快穿]在线阅读 - 第205章

第205章

    边戍安抚了几句,将佟凛请出道:“此番消除瘟疫之功,当属这位阴阳师,若非他带来返魂香,恐怕连本王也早已命丧与此。”

    佟凛愕然,他只想做个低调安静的阴阳师,干吗让他面对这么大阵仗。

    众民感恩叩拜,多谢安大人救命之恩。

    不少人曾听说过安谨的名声,知他是一位民间阴阳师,以除魔卫道为己任,拯救过不少村庄城镇,如今亲眼得见,果然名不虚传,甚至比耳闻还要厉害,竟能起死回生,堪称奇迹。

    不少姑娘哭着想要给安谨为奴为婢,不少汉子叫着想要给安谨做牛做马,均想要以身报答。

    边戍越听越不对劲,一张俊脸顿时拉黑,将佟凛赶回帐中,佟凛莫名其妙,心说他这是招谁惹谁了,叫他出去接受感激的是边戍,如今把他赶走的也是边戍,青春期的少年真是难以捉摸。

    之后的日子,边戍将河道疏通完毕,佟凛又祈福施咒唤来青鹭火,夜晚时分,方圆百里都见到夜空中双翼发光的吉祥之鸟飞过,得知它能保佑五谷丰登和家人平安后,对他二人愈发仰慕感激,整个潼州城的人私底下都认为,若是边戍日后能够继承皇位,必是百姓之福,社稷之幸。

    潼州城一带终于从洪涝和瘟疫的侵害中摆脱,逐渐恢复了通商和农耕等正常生活,城中百废待兴,欣欣向荣。边戍与佟凛也启程返回了京都,还未等进宫,便听到了一个消息——旗渊被太子扣押了。

    听说之后,边戍立刻便想去太子府要人,佟凛拦住他道:“你先别急,以你目前的实力,还不能跟太子硬碰硬,一旦被他抓到把柄陷害于你,此番潼州城之功便只能浪费用来抵过了。”

    边戍因为太过担心师父,所以一时有些冲动,听到佟凛的话后便冷静下来。他沉思片刻,勾起嘴角,笑得颇有几分邪气:“你说的对,与其和太子产生冲突引起父皇不满,不如让他自己乖乖的把师父放出来。”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太子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好,可惜中途出了岔子,他用以踩低边戍的制胜法宝竟然不翼而飞。

    盛怒之下,他将看守返魂香房间的所谓高手一人赏了一记耳光,打的他自己手都疼。然而这并不能解他心头之恨,命人将一众高手的眼睛挖掉、耳朵割掉,反正他们也只是一群“小聋瞎”,留着眼睛和耳朵也没有用。

    丘荼更是心痛不已,那返魂香是他遍寻国土海外才终于找齐材料,又炼足九九八十一日才终于制成,若不是碍于还要仰仗太子,怎么舍得贡献出来。

    二人认为这件事必然跟边戍脱不开关系,知他将旗渊留在京中,更是对此深信不疑——除了旗渊,还有谁能有这样的来无影去无踪的身手。

    太子与边戍乃是皇位之争,丘荼与旗渊则是宿怨已久,二人当下便决定将旗渊扣押在太子府地牢,待边戍回京去皇上面前邀功,便以人赃并获为名让他在皇上面前失尽脸面,前功尽弃。

    旗渊没有分辨,也没有承认,只说一切等十四殿下回京后定夺。

    太子恨得咬牙切齿,想要亲自赏他一百八十鞭子,还得是沾着盐水的,再准备了一系列酷刑刑具,任他骨头有多硬都给他打碎。

    但丘荼比太子要稍微冷静一些,让太子暂时不要动旗渊为好,否则可能会被有心之人说他动用私刑,毕竟朝中文武百官并非所有人都是站在太子这一边的,尤其是还有很多旗渊昔日的同袍好友。

    太子这才忿忿离开地牢,嘱咐下人不许给旗渊送饭,除非他肯乖乖求饶,或许会赏他一碗狗粮,否则就每天给他一碗水,别让他死了就是。

    旗渊铮铮铁骨,怎会如他心愿讨饶,运转内力闭目养神,完全无视太子每天的威胁。

    太子憋气不已,脑残粉一样关注着潼州城那边的消息,听到“边戍”二字便情绪不稳,待知悉边戍解救潼州城于水火之中,更是差点吐血。

    所以边戍的人马还未踏进城门,太子便已整装待发,急匆匆前往皇宫,站在御书房门前等候,以为边戍一定会急吼吼跑去邀功。

    谁知他等了两个时辰,去皇后那边转了好几圈,来来回回反复几次,也没有见到边戍人影,命人去打探才知,边戍已经回到了临时府邸。

    边戍已成年,自然不能住在宫中,皇上已下令建造皇子府,在建成之前的这段时间,都住在距离皇宫不远的临时府邸。

    太子白白浪费了时间苦等,对方却早早回去休息,怎么想怎么让他不甘。但转念一想,明日早朝之时,可将此事添油加醋,斥责他不尊不孝,返京之后竟然没有立刻来向父皇复命,简直不将天子放在眼中。

    加上偷盗返魂香的罪名,皇上一定龙颜震怒,到时有边戍好看的。

    想到边戍邀功之后面对天子之怒的样子,太子心里才稍微舒坦了一些。

    翌日早朝,太子与其党羽眉来眼去,互递眼神。他们早已串通好——待揭露边戍所作所为之后,皇上必然会大怒,到时便会有人站出来求情,表面上是说皇子流落民间太久,忘了宫中规矩云云,实则暗示他在外不知经历过什么事,人品不值得信赖。

    潼州城瘟疫和洪涝治理完毕的事,早已传到京都,城主也上书谢恩,并对边戍赞誉有加。是以听说边戍返京,皇上十分开怀,觉得他这个儿子不愧为血统高贵的天潢贵胄,即便没有在宫中培养,却也自己长成了栋梁之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