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嫡女重生,我才是真千金在线阅读 - 嫡女重生,我才是真千金 第136节

嫡女重生,我才是真千金 第136节

    但是随即,她还是有些想不通的地方:“既然如此,他为什么会之前出现在国公府的附近,后来又救下了江临呢?”

    心中的直觉告诉她,这个小六似乎对她有着格外的恶意。

    司墨璃神情淡淡的:“大约只是巧合吧,他这样的人,做的许多事情都是我们常人的思维所不能理解的,那些阴暗的想法,有时候毫无缘由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嘛。”沈倾云叹了口气,也不想再去多想此人了。

    为这样一个人浪费心神,只会消耗自己对生活的希望与期盼。

    司墨璃瞧见她神态悠然,没有再因为小六之前的话而有些困扰,目光顿了顿,心下一松,低头饮茶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说了也只是徒增烦恼,他也不信此人的任何一句话。如此便好,那些不利于沈倾云的话,会被他统统扼杀。

    因着年代实在有些久远,当年的很多人已经不在了,地区跨度也比较大,取证起来会相对麻烦。

    但有人证指控,也挖出了无尘等人的尸骨,还有他自己也对曾经犯下的杀人案子供认不讳,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。

    大理寺的人根据他们之前掌握的消息,还重新调查找到了小六的父母。

    他的父母听闻了这些事,痛骂小六就是一个疯子!

    原来当初小六在离家之前,还因为嫉妒和怨恨害死了他的弟弟。这么多年以来,两夫妻也一直没有再怀上孩子,加上心有余悸,也就放弃了,两个人又离开了后来的村子,到了另一个村庄里相伴而生。

    男人对着官差说道:“早些处死他吧,他就是来讨债的鬼啊!哎,我最后悔的事情,就是当初应该听他们说的,早些把这个不祥的孩子掐死!官差大人,你们尽早处死他吧,留着也是个祸患。”

    女人说起来就哭个不停:“我怎么就生了他这么个孽障啊!”

    见此情景,官差也只能叹口气,将两人说的一一记录下来,带着证据回到京都。

    如此一晃便过去了一两个月,天气都渐凉了,小六也被判决了下来。

    他被判了凌迟之刑。

    到了上刑场这一刻,原本似乎万念俱灰的小六突然开始反抗起来,他满脸的泪水,眼中全是惊恐不安,因为被毒哑了嗓子只能吱吱呜呜地乱叫着,手里也不断比划着什么,但因为身上带着枷锁只能徒劳地挣扎着。

    “老实点!别乱动,你以为你还跑得掉吗!”身后的官差猛地踢了他一脚,他瘦弱的身体一下子摔倒在地。

    在牢里这段日子,他也并不好过。

    但是此刻,或许他真切地意识到,他马上就要死了,而且是千刀万剐及其痛苦的死去。

    他突然就怕了。

    曾经他站在那些鲜血淋漓的人前,站在火光冲天的屋外,看着那些人的生命一点点流逝,他的心里只有畅快。

    现如今,轮到他了,他才真真切切地感受了死亡的恐惧,他不想死。

    可是一切都没有了回头路。

    此后,世间再无此人了。

    沈倾云知道小六被凌迟处死,只是淡漠地点点头,并没有什么好感慨的。左右不过抵了一条命,他已经风光自在地偷了这么多年活着,说起来还是便宜他了。

    珍珠抖了抖身子,喃喃道:“凌迟之刑啊,真是想想都可怕,我总觉得背后阴风阵阵的。”

    倚翠无奈地笑了笑,拉上了她身后的窗户:“天气凉了,可就是不是阴冷的风一阵一阵的。”

    珍珠吐吐舌头感叹着:“时间过得真快呀,怎么一晃眼又要入冬了,感觉自己这一年,似乎什么都没有做呢。”

    沈倾云笑着看两个丫鬟你来我往的斗嘴,也将目光放到窗外。

    院子里的树不知不觉间已经只剩下了干枯的树干,叶子都掉光了。

    她微微皱眉,有些担忧起来,边关本就苦寒,也不知道娘亲过得可否适应?

    “那些厚的衣物、被褥都准备好了吗,还有粮食,都早些运送过去吧。”叫来了寒清,沈倾云叮嘱道。

    寒清点点头:“小姐放心,都派了专人护送,已经出发往边关去了。”

    沈倾云拿出些银子来,寒霜、寒清、珍珠、倚翠都有,连带着蒹葭院的其他小丫鬟们也都赏了些银子:“天气渐寒了,你们也各自去添置些衣物,买点零嘴。”

    蒹葭院一时间喜气洋洋的,大家都笑着谢小姐赏。

    于此同时,宫里渐渐传出些不好的消息来:皇上的身子似乎出了问题,这些日子看着虚弱了许多。

    第256章 春闱

    因着皇帝的身子总不见好,这个冬日,京都显得比往年的冬日都要安静许多。

    朝堂之上却是暗流涌动,不少人都生出了别样的心思。

    六皇子的声势逐渐大了起来,毕竟现在除他以外,似乎也没有哪个皇子称得上他的对手,不是还小,就是毫无建树。

    许多人猜测着,一旦皇帝出了什么事情,那么最终继承大统的人,多半就是六皇子。

    连带着后宫里的人都敏锐地嗅出不寻常的意味,加上六皇子的暗自打点,许多宫女太监悄悄跑到冷宫中去讨好以往的贵妃。

    贵妃虽然是被贬了,但是她的屋内,却仍然被打点得十分舒适。

    床上是丝锦做的软被,厚厚的棉花褥子铺了好几层。天冷了,屋内燃的是上好的银丝碳,几乎没有什么烟气,许多宫里不受宠的妃嫔,尚且都用不上这好东西。

    平日里三餐虽不比以往的精致,但也是荤素搭配着,还有日常的小点心,直叫冷宫里其他人看傻了眼,从未见过哪个妃子来了冷宫还能过得如此滋润的。

    贵妃很是得意,经常跑到皇后跟前去炫耀:“你求求本宫呀,本宫就赏你一碟子吃的。”

    皇后虽然嫉妒得发疯,但是她自幼高傲,也断然是放不下身段的,冷眼看着贵妃在冷宫中呼来喝去,心中冷笑不止。

    她是不信六皇子那个废物能登上皇位的。

    且看贵妃又能得意到几时呢?

    眼看着冬日的天越来越冷,皇帝的脸上像蒙了一层青灰一般,仿佛随时都要挺不过去了,许多的政事也被交到了六皇子的手上。

    日子这么一天天过着,六皇子司明宣是越来越得意。

    边关不稳,大月国几次挑事,虽然不至于引起战争,但是两国的关系却一度十分紧张。尤其是听闻了皇帝的病情,大月国更加蠢蠢欲动,但是碍于有萧诀和韩老将军在,迟迟没有发动攻击。

    在这个关键的时候,司墨璃却被指派去边关视察军情,稳定军心。

    不少的人都明白,这件事一定是六皇子暗中操作的,为的就是一旦皇帝驾崩,他就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全局,将京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。

    为了避开风头,沈倾云几乎是不出门了,听闻此事,一时间也有些担心。

    但司墨璃却到国公府来安慰她:“你放心,我会保护好自己的安危的。此番前去,正好也帮你看看那边的环境,叫你放心一些。你有什么想让我带给你娘和韩老将军的,这两日交给我,我亲自交到他们手中。”

    沈倾云心头一暖,柔声道:“该送的平日里也送了,倒是你,路途遥远,这一来一回至少是两月,一定要照顾好自己。”

    司墨璃看到沈倾云担心他的模样,不自觉地笑起来,两人说了好一会儿的话,临走前,他忍不住叮嘱道:“我走了,想必这样的时刻他们也无心来针对你,但是凡是小心为上,平日里身边不可离人!”

    沈倾云郑重地答应下来:“我知道你已经派人守在国公府外,听风阁那边也训练了一批人手,如今正好是试用一下。”

    两人深深对望了彼此一眼,司墨璃突然笑道:“听闻大月国的红宝石最是好看,等我回来,给你带一大箱子。”

    沈倾云有些好笑:“我要那么多红宝石做什么?”

    司墨璃靠近她的耳边轻声说道:“绣在嫁衣上,我要我的璃王妃出嫁的时候,是整个京都最耀眼的新娘。”

    沈倾云的脸霎时间红了,司墨璃轻轻在她耳边落下一吻,她只觉得半边脸颊都酥酥麻麻的。

    没等着她羞恼,司墨璃站直身子,替她将耳边的碎发别过去,低沉的嗓音中带着一丝不舍:“倾云,我走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沈倾云点点头,她微微张了张嘴,最终没再多说什么。

    翻过这个年头,今年已经是守孝的最后一年了。

    他们相视一笑,许多话,不用言明心中便能体会,已然是早有了默契。

    很快,司墨璃就出发离开了京都前往边关而去。

    见此,司明宣在京都行事越发的张狂起来,朝廷中他也趁机培养了不少自己的拥护者,连带着六皇子妃林雪盈也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,多少京中贵妇想要约见她,那都得排着队来。

    或许现在的许多人都盼着皇帝赶紧一命呜呼,好叫司明宣名正言顺继承大统。

    可谁都没想到,想到等来年开春的时候,皇帝竟然奇迹般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。

    听闻此事,沈倾云总算松了口气,看来一切都还在司墨璃的掌控之中。

    司明宣固然气恼不已,但是眼看着十分重要的春闱就要开始了,他也不得不按捺下来,先培植自己的人手。

    此时,全国的优秀学子都汇聚到了京都之中,礼部早早安排了下去,一切都有条不紊进行着。

    春闱分三场,三日一场,皇帝任命了大学士为主考官,另有同考官十八人,设监试、提调、知贡举等官员。

    有了上一次秋闱试题泄露的事情,这一次皇帝早早下达了命令,若再出现一丝差错,查出来了直接满门抄斩,底下的官员们自然也是十分紧张不敢懈怠。

    而作为京都之前秋闱的解元黄铭安,此次自然也是春闱的热门人选,受到了众多人的关注。

    真阳郡主留意着未来夫君的风评,都说他为人谦逊有礼、文采斐然、气质翩翩,怎么听怎么满意,也很希望他能够考出好成绩。

    这样等到真阳郡主她自己嫁过去的时候,当然也就脸上有光。

    而季千雪则是暗自关注着顾之恒,虽然他在秋闱中并没有获得第一名,季千雪总觉得他会出现在殿试之上。

    沈倾云还是几乎不出门,有什么消息,听风阁的人都会直接送到蒹葭院来。

    珍珠倒是很爱凑热闹的,虽然她也不知道哪些学子优秀,却也跟着关注着看是谁会拔得头筹。

    没想到第一名的会元出来后,竟然是一位扬州学子宋叙白,此前并没有多少人听过他的名字。

    众人议论纷纷,又将目光都放在一个月的殿试之上。

    谁若能考上状元,那才是最终的赢家呢!

    第257章 高中状元

    殿试这日的宫门外,朝阳升起之时,考生们已经出发等候在此了。

    数丈高的朱红大门紧闭着,辰时一到,宫内传来一阵鼓声,大门这才随之缓缓开启。众考生经过统一的搜身检查后,穿过一道道巍峨的宫门,立于金銮殿前广场上。读卷官和受卷官等数十名官员也立于丹陛上,接受了众考生的参拜后,便静候着皇帝的到来。

    辰时一刻,皇帝缓缓而来,神情肃穆,倒是看不出病弱之色。

    皇帝扫视了众人一眼,在他的示意下,所有人这才进入大殿,跪拜在地,五拜三叩齐声行礼。

    随后,主考官宣读圣旨,策问的题目也包含在内。宣读完毕,众考生依次入座,考试用的案桌在前一天已有官员摆放好,见众人准备就绪后开始发放策题、答卷纸。

    殿内一时间只能听到考生们奋笔疾书的簌簌声,皇帝待了约一个多时辰,便先行离去了。

    正午后,陆续有零星的考生交卷离开,一直到日暮西山,这时正式强制收卷,考生的答题至此结束。

    许多学子们结伴离开,迫不及待地讨论着此次的题目还有自己的思路。

    之前会试的第一名会元宋叙白更是被许多考生围了起来,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分享。